中国人心中的三教观及混乱的信仰
2020-02-21 23:55:27
  • 0
  • 0
  • 3
  • 0

中国人心中的三教观及混乱的信仰

文/闫旭东

中国人矛盾的宗教观点,及中国人心中的三教观,三教当然是中国目前还流行的佛、道、儒。今日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中国许多地方建有三教堂,所谓三教堂,不过是其堂内供奉的是佛、道、儒三教创始人庙宇建筑,供奉的人物佛教为释迦牟尼,道教为老子,儒教为孔子,三教堂当然的集佛、道、儒三教为一体。现存有名气一点的有,淄博市三教堂、济南市三教堂。据说以前在全国各地建有很多三教堂。这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恐怕很难找到,宗教的融合在我们这里做的很好似的,但反过来又说明另一个问题的存在?就是大部分中国人心目中并没有什么唯一值得信仰的宗教【主要指汉族,藏族和维吾尔族等例外】,多数人当你问他信仰什么,恐怕许多人很难给你一个具体的答案。其实他们什么都不信仰,或者说信仰金钱。

我有个舅舅,在农村,业余时间给别人看看风水,主要是老人入土看看风水及向口之类,有次我问舅舅,这个真的管用么?我的舅舅答了一句话很具有代表性:“这个吗——信则有,不信则无!”,用这句话推广到我们对于三教的态度,恐怕也很适用。

中国人对于宗教的态度,再也找不到比“信则有不信则无”更恰当的词语了,功利主义决定了我们可有可无,时有时无,需要的时候我们有,不需要的时候我们无,一时兴起的时候有,一时痛恨的时候无,这其实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对于三教的态度。

历史上不管是佛教、道教还是儒教在中国都有过一会打倒一会兴起,一会再打倒的循环往复,比如说佛教,据说东汉永平十年(67),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从此佛教在我国生根发芽。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两个高峰时期,其一是南北朝时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描写的很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迅速增加,据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城中寺庙鼎盛时达到1367所,而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也有佛寺数百座。到了隋唐时期有一个高峰,汉传佛教演变成了八大宗派,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汉传佛教文化中心。对于佛教,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四次“禁佛”事件,分别发生在公元444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禁佛;公元574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禁佛;公元841年,唐武宗李炎禁佛;公元955年,后周周世宗柴荣禁佛。这四次禁佛事件,被后人统称为“三武一宗”四次“灭佛”。文革初期的破四旧也是一种间接的灭佛。

我这里不讨论推崇佛教与灭佛运动的对错,但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佛教的兴衰及变化,反应到人民的思想领域里则变得混乱和矛盾,当几代人或几十代人的信仰突然又被推翻,后来又推崇,一时往往让人转不过弯子,最后导致信仰失缺,信仰迷乱,或形成信仰的对立。这就像是战争中的拉锯战,战到最后战争中的战士都变得麻木机械,跟着战争的轮子来回滚动,而忽视了自己还是像人一样的存在。

印象中浙江与福建人比较信仰佛教【西藏、四川的藏族除外】,但现在的信仰佛教多为功利主义、许多人信仰多为了保佑自己多赚钱,甚至出现经营寺庙,承包功德箱赚钱的寺庙。

道教也是如此,它中国生长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其鼻祖据说是老子。道教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家,到汉朝后期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代尊封老子,为了美化唐皇室,说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从道教的发展看出其发展鼎盛与佛教基本趋同,据说汉初一度得到政府的推崇,后来到了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教才让位与儒教。历史上也有灭道运动,宋祥兴二年,元帝忽必烈灭宋朝,大兴彼教,任番僧拊迂等灭道教。

道教的发展最终走向邪门,驱神弄鬼炼长生不老仙丹(历史上被许多帝王用于炼长生不老药),不过道教的副产品炼出了火药,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用于做纸炮驱鬼的东西却被西方人制造枪炮来打我们,颇有讽刺意味。而道教崇尚自然,讲究人人平等,讲究无为而治的思想到却给予后人无限的光芒。

儒教可以说起源于孔子,这个生前不是太发迹的人,到了汉代被汉武帝独尊,变成了中国的国教,历经孟子、程朱理学等宋儒及王阳明等的发扬,儒教统治中国人思想长达千余年。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打倒孔家店及文革是批孔运动儒教也经历了曲折。现代又倡导儒家思想。中国人一度痛恨这个通知了千余年的儒家,许多人认为中国的落后和羸弱是由于儒教的毒害,新文化运动中有提倡整理故纸堆,鲁迅提出推倒重来论,儒家思想经历波折,但似乎不灭反长,不但当代推崇,在异国日本、韩国也开花结果,很有味道。

有人考证,宋代才开始出现三教融合,在中国人心中,不管什么教,似乎都是统治阶级的一个工具,没有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什么教在中国都行之不通佛、道、儒都如此,近代如天主教,如果没有政府的批准,在中国要想建立教堂那简直是不可能,更别说有信徒去信这个教了。

中国人的宗教观混乱,并没有固定的宗教思想,中国人的宗教观可以从对立到包容,或从包容在到对立,其意义上没有真正达到开启民智的目的,许多时候反而走向迷行化。佛教用于麻痹思想,道教用于虚妄的长生不老,儒教用于统治。

解放前,我老家那儿几乎村村都有土地庙,说是庙其实有时就是一个简易的篷子,“庙”里摆放着土地老爷的神像,土地庙常常也香火缭绕,即保佑来年粮食丰收、还能保佑平安妇女顺利生产等。福建、台湾有信仰妈祖神的;过年门上贴上门神,敬仰门神,灶台上贴灶神,敬仰灶神;许多地方有敬仰刘备、关羽、张飞的,甚至还有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的,更为奇特信仰风水的,好风水能带来升官发财等,甚至演变成敌对双方挖掘领袖祖坟以达到赢得战争的目的;中国人似乎很信仰祖先,祭拜祖先成了中国人的信仰,年关、冬至、清明等节日在许多地方需要祭拜祖先,这成为了一种道义和精神支柱!总之中国人的信仰混乱而奇特。

由于信仰的混乱最终导致信仰的怀疑,“信则有,不信则无”,民众对于信仰如是说。于是乎庙里香烟缭绕,进庙的人只是为了祈求赚钱、升官、开车不出车祸等,而庙里的一部分人也在偷乐:看!这些傻瓜又送钱来了。

信仰的功利化导致最终信仰“大师”,不过信仰大师似乎也只把“大师”作为一座桥梁,一个棋子,“大师”进了监狱,于是乎信仰被戳破,进入不信则无的另一层。我老家庄子里有一个妇女生病了,别人告诉她拜耶稣能治病,于是她就跟着别人星期日去做礼拜,不想下雨天路滑把腿摔断了,庄里的妇女非常生气,她斥责说:看来西方的神也是骗人的。于是乎信仰又进入更高层次:骗人说。一部分人认为许多信仰是骗人,却也另一部分人请跳大神去治病,并神乎其神的说这个管用。

有一段时间看中央台的记录频道,说的西藏人一步一个长跪去拉萨祭拜,这个很让人震惊于信仰的伟大。我想如果佛教用于净化心灵,道教让人回归自然本性、尊敬个体的平等,儒教让社会有序和谐,那么中国人的思想境界将得到很大的提升,我们再也不会看到破败污秽的家园,不断灭绝的生物,诈骗盛行的社会,病死无救助的麻木,毒馒头毒奶粉毒疫苗的丑恶......

写于2017年3月19日

2020.2.21修改【等有空把以前写过的东西慢慢的里一下】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